孕婦怎樣坐立行更保健,孕婦飲食孕婦吃螃蟹會流產嗎
文章來源:重慶送子鳥醫院 發布時間:2023-05-13
孕婦怎樣坐立行更保健,孕婦飲食孕婦吃螃蟹會流產嗎,妊娠期做化療是否會影響胎兒健康,藏紅花補血孕婦要慎用
從懷上寶寶那一刻起,孕媽媽的身體就嬌貴起來。尤其腹部一天天大起來以后,如果日常生活中動作、姿勢不正確,很容易加重腰酸、腿痛、浮腫等不適,甚至發生意外。因此,學會安全正確的姿勢,對孕期保健格外重要。
站
兩腿要保持平行,雙腿要稍分開些,要把重心放在足心附近,這樣不容易感到累。需要較長時間站立時,兩只腳最好前后交錯,每隔幾分鐘改變一下兩條腿的前后位置,原則是把身體重心放在伸出的前腿上,這樣可以最大限度地減輕疲勞。
坐
最好選擇帶靠背的椅子,盡量往后坐,把后背筆直地靠在椅背上。髖關節和膝關節要盡量保持呈直角狀態,大腿也要盡可能地保持水平,雙腿可以適當平行叉開。
躺
在懷孕16周之前,最好采取仰臥位,可以在腿下墊上一個枕頭,使身體放松。16周以后則可以采取側臥位,有助于消除肌肉緊張,解除疲勞,避免增大的腹部壓迫腹部大血管。向左或向右側臥都可以,只要自己覺得舒服就好,可以把肚子用棉被或枕頭支撐一下,兩腳也稍彎曲些。但一定要記住,孕婦不可俯臥。
起床
起床時,要先變成側臥位,然后轉成半坐位,最后再起來。盡量不要用腹肌的力量從仰臥的姿勢直接起身。
行走
要注意骨盆稍稍向前傾,抬起上半身,肩膀稍向后落下,下腭內斂,挺胸收臀,腹部突出,以保持整個身體的平衡。行走時一定要注意一步一步地踩實。特別是上下樓梯時,要挺直背,看清樓梯,一步一步地上下,每一腳都踩穩。按照先腳尖、后腳跟的順序,把整只腳放在臺階上,只用腳尖是很危險的。如果有扶手,一定要扶著行走,以免身體摔倒。
拾東西
從地上拾東西時,要先彎腰屈腿蹲下,蹲穩了再拾東西,然后伸直雙膝站起。注意不要壓迫肚子。不可采取不彎膝蓋、只是斜著上身去拾東西的姿勢,這樣容易摔倒。
搬東西
孕婦如果需要搬動較輕的東西,應該先彎腰屈腿、慢慢蹲下,將東西靠在腰部或胸前,而不是單憑雙手拿。不要直接彎下身體搬東西,這樣不僅增加腹部壓力,還容易引起腰痛。
秋風漸涼,對于美食家來說,此時最期盼的是“螯封嫩玉雙雙滿”的陽澄湖大閘蟹。可以說,吃蟹是秋天里最為隆重的一件事。菊黃蟹肥之時,食指大動之際,高級營養師王毅卻敬告市民們:“飲食借以養生,而不知物性有相宜相忌,叢然雜進,輕則五內不和,重則立興禍患”,大閘蟹雖然美味、營養高,但并非人人適合吃,尤其是孕婦以及身患某些疾病的人士,還需在專業指導下少吃或禁吃。
秋季,是每年最佳的受孕時期,有利于優生優育。而秋天,也是大閘蟹最肥美的季節,不少孕婦們面對著如此美味誘惑,饞涎欲滴。但有關孕婦誤吃大閘蟹而導致流產的新聞此起彼伏,讓孕婦們心存顧慮,不敢輕易對大閘蟹大開食戒。
如此美味且高營養的大閘蟹,孕婦們到底能不能吃呢?吃了是否真的會導致胎兒流產?
專家回答孕婦無須聞蟹色變,“說孕婦一吃螃蟹就會墮胎,是沒有科學依據的。”高級營養師王毅表示,從西醫的角度分析,螃蟹是高蛋白的食物,而優質蛋白對身體是有益無害的,西醫絕對不支持這種說法。此說法存在爭議的是中醫。
從中醫的觀點來講,產前不宜熱,產后不宜涼,按常理來說,產前使用一些涼性的食物如大閘蟹,并非孕婦的禁忌。
然而,南北朝時期梁朝名醫陶弘景的中草藥經典書籍《名醫別錄》,就記載著“蟹爪,破包墮胎”。因為螃蟹其性寒涼,有活血祛瘀之功,食用后對早期妊娠會造成出血、流產。尤其是蟹爪,有明顯的墮胎作用,所以一些醫生會提醒孕婦不要吃,但目前這個說法,仍然存在著爭議。
專家表示,其實孕婦并非完全不能吃蟹,除非是體質寒涼虛弱的孕婦。為了保險起見,可以稍微品嘗一下大閘蟹的美味,不要多吃,更不要吃蟹爪。還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大閘蟹這種高蛋白食物,很容易變質腐敗,所以吃的時候,要小心挑選,否則若是誤吃了死蟹,輕則會頭暈、腹疼,重則會嘔吐、腹瀉甚至流產。
從知道懷孕起至少四個月以內慎吃螃蟹。因為:
1、螃蟹性寒,易留有寄生蟲,以及有些是用催生素喂大的,其中有激素成份,這些都是要考慮的因素;
2、蝦和螃蟹的蛋白質成分與人類不完全相同,孕婦吃蝦蟹容易影響到胎兒神經,特別是懷孕五個月胎兒并未完形時影響是有些的。
孕婦吃螃蟹的時候一定要吃煮熟煮透的螃蟹,因為螃蟹身上帶有很多細菌,稍有不慎就會感染,而且這種細菌在一般的熱水中是很難被殺死的。一般來說,水在常溫常壓在燒開以后至少還要再煮20分鐘才可以把蟹肉上的病菌殺死,準媽媽一定要有耐心。
孕婦懷孕期間也會吃很多的水果和豆類食物,這是就要警惕了。螃蟹屬于寒性食物,是不能與其他的寒性水果在一起吃的,否則會引起腹瀉;另外,像花生之類的性平類食物也不能與螃蟹同食。此外,孕婦吃螃蟹也不能太頻繁,每周吃1、2次就可以了。
秋季容易上火,而且市面上也有很多適合孕婦飲用的茶葉,所以很多孕婦都會在飯后喝一杯花茶來降降火,但是茶與螃蟹屬于相克類的食物,同時食用會增加腸道的負擔,從而引起腹瀉。如果需要的話可以再吃完蟹一小時以后再喝茶。
研究表明:妊娠期間癌癥治療不會導致胎兒發生常期損害
如果孕婦被診斷患有癌癥,醫生、她本人及其家庭都將面臨一個艱難的選擇:是母親的健康重要,還是胎兒的健康重要?眾所周知,在懷孕前12周內使用化療藥物的話將會導致出生缺陷發生危險上升,因為此時胎兒器官正在形成。如果推遲化療,又會導致癌癥擴散。在過去的10年里,雖然醫生們常選擇在懷孕三月后才使用化療藥物,大家仍然擔心胎兒的大腦和心臟是否會受到損傷。
現在研究者們在LancetOncology雜志上發表了一篇文章,宣稱他們對70名母親懷孕期間接受化療的兒童進行了跟蹤調查,并提供了可靠的結果。
這個研究小組從2005年開始回顧性的招募了一些兒童,同時對另外一些兒童從出生開始即進行了跟蹤,并每隔幾年對這些年齡18月到18歲不等的兒童進行一次身體和智力測試。
這些兒童中,除了早產兒,其他兒童的思維和推理能力與一般兒童無異。這些早產兒往往是由于大家為了使其母親可以更早的接受化療而導致了這些胎兒較早的誕生了,他們發育評分往往比足月妊娠兒(懷孕40周)低。考慮年齡、性別、出生國別等因素后,這些兒童如能在子宮內多呆一個月,其IQ會上升12點。
有少數罹患癌癥的孕婦仍會選擇流產,但研究者稱實際上胎盤就像一個濾網,會把那些化療藥物濾除從而減少它對胎兒的影響。“往往會有因化療而引起禿頭的母親生下的嬰兒卻有滿滿一頭頭發的現象可能說明這些藥物并不像我們相像的那樣會有很多被胎兒吸收。”
女性推遲懷孕年齡增加孕婦患癌風險
由于女性生孩子的年齡有推遲趨勢,因此在妊娠期間被診斷患有癌癥的女性越來越多。就職于巴爾的摩約翰霍普金斯醫院的乳腺癌科護士LillianShockney認為懷孕本身不會增加患乳腺癌的風險,但是很多女性將懷孕年齡后推的選擇則會增加孕婦罹患癌癥的風險。“我們知道年齡是乳腺癌發病的一個危險因素,因此30歲以后才生孩子發生乳腺癌的風險會較高,”Shockney說。她同時也是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的外科、婦科、腫瘤科和產科副教授。懷孕也有可能因為掩蓋了癌癥的體征而導致其診斷推遲,但是僅有千分之一的孕婦存在這個問題。
專家建議對那些需要治療的、身患癌癥的孕婦立即進行治療,而不是讓其經歷漫長的等待后提前通過手術等方式讓孩子提前誕生,因為后者可能會對小孩帶來更大的傷害。“我們的研究顯示曾在胎兒期接觸化療的小孩與其他小孩一樣,”作者總結說,“對孕婦和非孕婦應該遵循統一化療選擇標準。在實際工作中,懷孕14周及以上的癌癥患者可在仔細的孕期護理下進行化療。”
但是作者也補充說,他們并不能保證這種治療方案不會在未來的歲月里對他們的子女產生影響,因此需要更多的隨訪研究來了解這些小孩成年后生育功能是否會受損,或是否會更易罹患癌癥。他們說:“時間會告訴我們胎兒暴露于化療藥物后的一切后果,包括其生育能力、二次腫瘤發生(特別是當可造成DNA損傷的藥物被應用時)的情況。”
因為藏紅花可以提味、上色,所以近年來有些食物中加有藏紅花,不僅顏色好看,而且美味可口。但這些食物對孕婦來說,可能有導致流產的風險。雖然這些食品中藏紅花含量不高,但目前,還沒有明確的研究數字顯示多少劑量的藏紅花會對胎兒有影響。為避免不良后果,孕期最好不要食用含藏紅花的食物。市面上也有一些提供給家庭使用的香品,其中也加有藏紅花,挑選時需要加以注意。
不過,在其他時候,藏紅花都是比較好的補血藥物,婦女可在產后食用藏紅花,用來補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