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卵管栓塞術是怎樣做_輸卵管栓塞手術步驟
文章來源:重慶送子鳥醫院 發布時間:2025-05-05
輸卵管栓塞術是一種微創的婦科介入手術,主要用于治療輸卵管積水、防止體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過程中的輸卵管積液反流,以及某些特定情況下的避孕需求。本文將詳細介紹這一手術的操作流程與技術要點。
一、術前準備
患者評估
詳細病史采集:包括月經史、生育史、手術史、過敏史等
體格檢查:重點檢查盆腔情況
影像學檢查:通常采用子宮輸卵管造影(HSG)或超聲檢查評估輸卵管狀況
實驗室檢查:血常規、凝血功能、傳染病篩查等
知情同意
向患者詳細解釋手術目的、預期效果、可能并發癥及替代治療方案
簽署手術知情同意書
術前用藥
術前30分鐘至1小時可給予鎮痛藥或鎮靜劑
預防性抗生素的使用視具體情況而定
器械準備
宮腔鏡或X線透視設備
專用栓塞材料(如微彈簧圈、生物膠等)
導管、導絲系統
造影劑
二、手術步驟
1. 體位與消毒
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常規消毒外陰、陰道,鋪無菌巾。
2. 宮頸暴露與麻醉
置入陰道窺器暴露宮頸,宮頸鉗固定前唇。可采用宮頸旁阻滯麻醉或靜脈鎮靜。
3. 宮腔插管
在X線或超聲引導下,將導管經宮頸插入宮腔
先行子宮輸卵管造影,明確輸卵管開口位置及管腔情況
選擇性插管:將微導管插入目標輸卵管開口
4. 栓塞材料放置
微彈簧圈栓塞法:
通過微導管將鉑金微彈簧圈推送至輸卵管峽部
確認位置合適后釋放彈簧圈
通常每側輸卵管放置1-3個彈簧圈
生物膠栓塞法:
將生物相容性膠(如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注入輸卵管
膠體迅速固化形成栓塞
其他材料:
可吸收栓子、硅膠塞等也可用于特定情況
5. 栓塞效果評估
再次造影確認輸卵管閉塞情況
觀察是否有造影劑外溢
6. 撤出器械
確認栓塞成功后,依次撤出導管系統,檢查有無出血。
三、術后處理
術后觀察
監測生命體征1-2小時
觀察有無腹痛、陰道出血等情況
藥物治療
預防性抗生素使用3-5天
必要時給予止痛藥
活動與隨訪
術后休息1-2天,避免劇烈運動一周
術后1個月復查,評估栓塞效果
必要時行超聲或HSG檢查
四、技術要點與注意事項
精準定位
輸卵管開口的準確定位是手術成功的關鍵
可結合超聲、X線或宮腔鏡引導
栓塞材料選擇
根據患者年齡、生育需求選擇永久性或可吸收材料
考慮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和影像可視性
并發癥預防
嚴格無菌操作預防感染
輕柔操作減少輸卵管損傷
避免栓塞材料異位
特殊人群處理
對于子宮畸形患者需個體化設計手術方案
輸卵管極度迂曲者可能需要更柔軟的導管系統
五、常見并發癥及處理
術中并發癥
輸卵管穿孔:發生率約1-2%,多數可自行愈合
血管迷走神經反射:立即停止操作,必要時給予阿托品
術后近期并發癥
輕度腹痛:多數24-48小時內自行緩解
陰道少量出血:通常不超過一周
感染:需抗生素治療
遠期并發癥
栓塞材料移位:罕見,必要時手術取出
異位妊娠風險:術后仍需避孕者應注意
六、臨床效果評估
輸卵管栓塞術的成功率一般在90-95%之間。評估指標包括:
技術成功率:栓塞材料正確放置率
臨床成功率:癥狀緩解或達到治療目的的比例
再通率:不同材料差異較大,微彈簧圈約1-2%
對于IVF前的輸卵管積水處理,栓塞術可顯著提高胚胎著床率,降低流產風險。
七、總結
輸卵管栓塞術作為一種微創介入技術,具有創傷小、恢復快、效果確切的優點。嚴格掌握適應證、規范操作流程、合理選擇栓塞材料是保證手術成功的關鍵。隨著材料學和介入技術的發展,該技術在婦科領域的應用前景將更加廣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