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盤點寶寶腦癱的6個早期癥狀,早知早受益
文章來源:重慶送子鳥醫院 發布時間:2023-03-06
有些寶寶出生后就患有腦癱,但由于癥狀不明顯,會錯過較佳治療時間,使腦癱的病情繼續惡化,也會給以后的治療帶來很大的麻煩。所以,一旦發現寶寶有腦癱,需要盡早治療,這樣治療才會順利,對孩子的傷害也會相對小一些。那么,寶寶腦癱的早期癥狀有哪些?
寶寶腦癱的早期癥狀
1、肢體僵硬
比如給寶寶換尿布時,寶寶的大腿很難伸開,或者穿衣時手臂很難伸進袖口。也可能是腦癱的早期癥狀。
2、姿勢異常
腦癱患兒在抱抱或仰臥時,往往會后仰頭部,讓人感覺頭部不穩,沒有辦法支撐頭部。這種情況會一直存在。六七個月開始學坐的時候,經常會后仰著頭摔倒。換尿布或小便時,孩子的腿會感到緊繃,很難輕易分開。
3、肌張力異常
一般來說,腦癱患兒的肌張力高于或低于正常兒童。具體來說就是四肢緊張或松弛。如果周圍有年齡相仿的孩子,你拿著試一試就能明顯感受到“肌肉”的不同。
4、身體發軟
嬰兒的身體明顯虛弱。雖然每個剛出生的嬰兒都很柔軟,但是腦癱嬰兒的柔軟度和正常嬰兒的柔軟度是不一樣的。一般來說,寶寶出生后一個月內就可以看到這種癥狀。如果這種癥狀持續四個月,那么寶寶就被診斷為腦癱。
5、頭部偏大
腦癱嬰兒的頭部大小與正常嬰兒不同。根據正常頭部的發育情況,腦癱患兒的頭部大小往往與正常嬰兒不同,腦癱嬰兒的大腦體積相對較大。另外,腦癱嬰兒出生后的生活姿勢是相對固定的,比如蛙位,與正常嬰兒不同,這種姿勢是固定的。
6、體重差異
腦癱嬰兒的體重與正常新生兒體重增加表上的數值不符,與正常值相差較大。并且伴隨著這個異常值,腦癱新生兒往往體重增長不佳。同時,當母乳被吸收后,會出現無力的情況。在視力方面,腦癱新生兒會出現斜視的癥狀,這種癥狀出現在腦癱嬰兒出生后的3 ~ 4個月。
7、運動發育落后
腦癱的孩子會出現運動發育落后。比如他們三個月大的時候,還不能像正常嬰兒一樣直立頭部,抬頭會有不穩定性。四個月以后,前臂不能支撐身體重量,下肢過于伸直或交叉。如果出現這些異常表現,很可能是你得了腦癱。
小結
小兒腦癱的早期癥狀一般是身體坐不住,反應遲鈍,還可能伴有發育遲緩、智力低下等各種癥狀。兒童腦癱多由大腦發育異常或生產過程中大腦大量缺氧引起。腦癱嚴重時,孩子會無法行走,出現智力障礙,如果不及時治療,正常生活會受到影響。針灸治療可以配合口服藥物滋養腦細胞,平時要加強孩子的身體營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