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醫院黃體功能不全常見2種類型 中醫怎么治有效
文章來源:重慶送子鳥醫院 發布時間:2023-07-28
黃體功能不全是指黃體分泌固醇激素不足和黃體期過短,導致子宮內膜的分泌發育不良或延遲,對妊娠維持的第一、二階段十分不利,臨床可出現不孕或流產,那么,黃體功能不全的具體分類有哪些?
黃體功能不全在臨床上分為以下兩類:
黃體期過短
此類患者較為少見,約為5.2%。此類患者從黃體生成素峰值開始,黃體期少于10日。由于卵泡刺激素不足或卵泡發育和成熟不良,黃體期血中的雌、孕激素較低。血中的孕激素分泌的峰值水平較低,而且出現的時間與正常月經周期相比提前。但是在這類患者中,子宮內膜的發育和成熟并沒有異常。
黃體功能不足
這類患者較為常見。患者的黃體期正常,但是子宮內膜的分泌反應發育較實際周期延遲3天或以上,或者子宮內膜的腺體與間質發育不同步。診斷需要子宮內膜病理檢查,一般兩次子宮內膜病理檢查方可明確診斷。
在中醫學上,中醫在辨證黃體功能不全患者的臨床表現時,主要將其分為如下兩種:
腎虛肝郁型
該型患者主要表現為月經不調,經期延長或者經量多,伴腰腿酸軟,皮膚不潤,心情郁悶經前乳房脹痛,脈弦,舌苔黃白。肝腎同源,腎為水臟,藏精,肝為木臟,藏血,腎為肝之母,母子互濟,精血互生,則沖任和調。沖為血海,任主胞胎,沖任隸屬于肝腎,調肝腎即調沖任,養肝腎即益沖任之源。肝腎和調,沖盛任通,月經正常自能攝精成孕,腎水滋潤肝木,肝血足,沖脈盛則可養胎固胎。腎虛也可致肝郁,故見月經不調,經期日久。
腎虛痰濕型
此型患者主要表現為月經不調,帶下多黏稠,神疲乏力,腰腿酸軟,患者形體肥胖,脈弦滑,舌淡而胖,苔薄白或者膩苔。痰為濁液,是由于脾的運化功能和輸布津液的功能障礙,而引起水濕痰積停滯的病理狀態,素體肥胖,痰濕過盛,或過食肥甘,內傷脾胃而至脾失健運,使水液不化聚而成濕成痰,脾主運化有賴于腎陽的溫煦和氣化,內濕不僅是脾陽虛津液不化而形成的病理,而且與腎陽密切相關。
中醫認為黃體功能的發揮有賴于腎氣的充盛、陰陽的平和、氣血的調達,中醫綜合治療黃體功能不全性不孕采用中藥、針灸、飲食聯合治療,有一定的療效,具體如下:
中藥治療
中藥治療原則是腎陰虛宜滋補腎陰,止血調經;腎陽虛表宜治腎壯陽,調理沖任;肝經郁熱宜疏肝清熱調經。需要注意的是,有的患者在運用活血化瘀法及滋陰清虛熱法后,基礎體溫不典型雙相明顯改善并可達到妊娠目的,所以應遵循辨證施治原則,根據患者證型選擇治療方法。
針灸治療
針灸治療通過刺激特定部位,可以調整下丘腦-垂體-卵巢軸的分泌功能。寒性體質或喜食寒性食物者,宜采暖宮散寒,可選氣海、關元、神闕、命門、腎俞等穴;子宮實熱者可選用三陰交、太沖、合谷、太溪、曲池等穴;子宮痰濕者常用脾俞、三焦俞、中脘、公孫、三陰交、豐隆等穴調治。
飲食療法
飲食治療的原則是根據患者的體質、月經所處時期辨證施食,一般有以下幾種類型:腎陰不足則見月經先期,經量不多,色鮮紅,或月經期延長,淋漓不斷;腎陽虛衰則見月經后期,稀少,不孕等;肝經郁熱見月經先后不定期,經量時多時少,月經持續不凈。應根據患者病因與體質擬定適合的藥膳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