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醫院防不育要從因分析 十一大生活因素需要注意
文章來源:重慶送子鳥醫院 發布時間:2023-07-24
不孕不育癥的產生有很多因素,包括生理性的因素和心理因素,有些因素我們無法改變。但是有些生活上的致病因素卻是我們可以預防的。下面一起來看看生活中容易導致不育不孕的十一種因素。
1、長期穿緊身牛仔褲
長期穿著這類緊身褲,可以人為地造成對陰囊與睪丸的過緊束縛、緊貼,加上透氣性差,使局部散熱不良,引起陰囊溫度升高,而降低精子的生成和活力。另外,這種褲子阻礙睪丸局部血液循環,尤其不利于靜脈血液回流,可造成睪丸淤血而影響精子生成。由此都有可能造成不育。
從動物發展和進化來看,凡雄性的睪丸都生長在體外,形成一個“冷藏庫”,所以,陰囊是溫度調節器官,其黑色褶皺的皮膚就是適應遇冷收縮,遇熱舒展的囊袋。保持最佳適合溫度是35.5℃~36℃,一定要比體溫低下1℃~1.5℃,這才是精子產生的必要條件。如果陰囊和睪丸的溫度升高,均可引起精子發生障礙或生精功能低下以及生精阻滯,還可以使睪丸內雄激素結合蛋白(ABP)的結合能力受到嚴重干擾,造成精子的生成缺乏營養,使精子數量減少,質量降低,影響生育。
2 、化纖織品內褲
開羅大學醫學院沙菲克博士20年來一直從事男性不育的電生理研究。他對紡織品的類型制品和使用,對精子生成、妊娠及性活動的影響進行研究,選擇純聚酯(化纖)內褲組、半棉半聚酯混紡內褲組及純棉內褲組,三組進行比較,結果發現睪丸溫度及血漿激素水平有顯著性差異。在聚酯(化纖)內褲組中有4位病人(占36%)到第14個月時精子數明顯減少;在混紡內褲組中有1位(占9%)到第10個月時患了少精子癥;而對照組即純棉內褲組的精液質量沒有改變。進而觀察脫掉內褲后精液改變的情況,一般在脫去含聚酯的內褲4~8個月后精液可恢復正常。經30個月的潛心研究,他認為聚酯化纖內褲有暫時性抑制精子生成的作用。而美國曾經生產避孕內褲,就是以提高睪丸的溫度為目的,加以避孕。
沙菲克博士分析認為,聚酯內褲的靜電場作用容易引起妊娠婦女體內孕激素水平降低而導致流產。聚酯內褲還會在陰莖組織內產生靜電場,這或許可以解釋為什么長期穿聚酯內褲的人,有性功能減退的表現。
如果你經常穿的是聚酯化纖、混紡質地的內褲,應盡快換以純棉產品。當然,如果你并不在意你的生育能力和性功能,是否會因內褲質地而受到影響,你可以置若罔聞,但這卻并非明智之舉。
3 、久騎山地賽車
一般為了提高速度,適合運動員用力,賽車往往是車把的高度低于車座,可以使運動員的身體重心前傾,腰彎曲度增加,這樣就使會陰部的睪丸、前列腺緊貼在坐墊上。由于座墊質地比較堅硬,這些部位受到長時間擠壓后會缺血、水腫、發炎,影響精子的生成以及前列腺液和精液的正常分泌而致不育。
Frauscher等對55名熱衷于山地車的運動員,年齡為17~44歲,進行了調查研究,結果發現接近90%的騎手的精子數量減少,陰囊內有瘢痕;而對照組(35名)僅26%有類似的改變,說明兩者的差異。
這些精液異常現象,常見于職業山地車騎手和其他騎自行車時間較長的人,如果平均每天騎車超過2小時,每周6天,或每年騎車行程至少3000英里。Frauscher說,雖然他們研究的某些騎手已有生育問題,但這些異常改變是否嚴重到足以引起生育問題尚不清楚。
另據悉,從事自行車運動的人中最常見的癥狀是良性腫瘤(84%),其后依次是精囊囊腫(49%),睪丸腫脹、疼痛和感染性附睪鈣化(44%),液體囊腫(38%),靜脈扭曲(9%)。 與之相反,以不搞自行車運動的人作為對照,其中只有5%的人有睪丸囊腫(這是一種隨著男性年齡的增加而變得越來越常見的疾病)。 從而可以看到兩者的顯著差異。因此,男青年不宜久騎賽車,每天不應超過一小時,保護會陰部坐墊應用海綿套,增加其柔軟性。如果你是騎手,已經出現不育癥,一定要考慮“車”的問題。
4 、洗浴水溫過高(桑拿浴)
一般情況睪丸內精子的發育需要必須在35.5℃~36℃環境中才能正常發育,洗澡時水溫過高,往往暗伏“殺機”。如桑拿浴時,室溫可高達70℃~80℃,比正常浴室溫度要高一倍以上,不利于精子的發育生長或造成死精子,發生不育。因此年輕人應慎洗桑拿浴,平時,洗澡的水溫也應在34℃左右為宜。
澳大利亞學者為了證實睪丸受熱對精子的影響,在研究蒸汽浴時,發現在1周內精子非常活躍,但一周后精子數目即下降,而且5周內精子數量仍然很低。從而證明不僅蒸汽浴的高溫,就是熱水浴侵泡時間較長,也會使睪丸精子量減少。
另有學者證實,應用蒸汽浴30~39天后,精子減少35%,活動力減弱,畸形率增高。每星期熱水浴3~4次,溫度39℃~40℃,精子頂體畸形率達35%,15%精子發育不成熟,有胞質滴存在。從而證明了高溫對生殖健康的影響。
我國學者鄒生浜研究:43℃水浴侵泡睪丸,每天1次,每次30分鐘,連續2次,每隔2周重復1遍,共5輪。每周檢查精液1次,結果顯示從加熱起,精子密度逐漸下降,不活動精子增加,直至第7周下降到20×106/ml,以后一直維持在更低水平,加熱停止后第15周才恢復,大約3個月后才出現好轉,如果連續使用其后果就可想而知了。
5 、接觸汽車尾氣
意大利那不勒斯大學的研究人員對85名在高速公路收費站工作的男性進行了調查,發現他們的精子數量與同一地區其他中青年男性沒有差別,但精子活力減弱,因而他們的生育能力也相應下降。如果男性每天暴露在汽車廢氣環境中6小時,他們體內的雄性激素水平不會發生改變,但精子的活動能力卻會下降,從而影響受精能力。約1/3的不孕癥是由于男方精子數量和質量異常造成的。男性精子數若少于2000萬/ml,則生育力極差。精子活力減弱,形態異常也會影響男性的生育能力。在這項研究中,高速公路收費站的工作人員都接受過全面體檢,83%的男性已婚,其中已婚的71人中有7人婚后沒有生育后代。
研究人員認為,這部分男性長期在高濃度的一氧化氮、一氧化硫、一氧化碳和鉛等汽車廢氣環境中工作,一氧化氮和鉛最容易破壞精子質量。研究人員呼吁對這一課題應作更深入的研究,同時,健康工作者也應重視環境污染對人體健康的負面影響。
6 、室內裝修和環境
加拿大專家日前在《職業及環境醫學》發表的研究報告中提出警告,廣泛存在于工作場所(包括辦公室等)和室內裝修的環境中,某些有機化合物,可以顯著減少男性員工的精子數量,嚴重時甚至會導致不育癥。加拿大的專家們對1200多位自愿者的研究中發現,置身于中度和高度有機化合物環境中的人發生精子減少癥的危險率比不接觸有機混合物環境的人分別增加了2~4倍, 而且受影響最大的是油漆工、裝修工、建筑工和印刷工,因為他們會更多地置身于存在有大量揮發性有機溶劑的環境中,可以從呼吸、皮膚和接觸進入人體,造成中毒。
7 、職業因素的影響
新加坡國立大學的一個研究小組,為了調查男性的職業是否影響其生育情況,在2002年11月份的《職業與環境醫學》雜志上發表了他們的研究結果,發現從事工程技術、金融分析、公司及電腦管理和教師等工作的男性要比從事其它職業的男性更有可能發生不育。
他們對640名其配偶不孕或正在接受不育治療的男性進行了調查,從中篩選出了218名不明原因的不育者,并將這些男性與227名目前妻子已經懷孕的男性進行了比較對照。通過問卷調查,包括他們的生活習慣,如是否吸煙、從事的職業、是否從事化學或放射性的工作等等,此后并進行了精液的檢驗。
調查結果發現,從事教師職業的男性比普通男性不育的幾率高出7倍,從事金融分析的男性不育幾率是普通男性的5倍,從事工程技術與公司和電腦管理的男性不育幾率是普通男性的3倍,而從事服務或公務員工作的男性患不育的幾率最低。另外還發現,經常抽煙的男性不育的幾率是從來不吸煙男性的3倍。盡管研究小組還不能準確解釋出現上述差異現象的原因,但是他們指出,心理緊張、較高的工作要求和可能的電磁場工作環境,都是導致男性不育的主要因素。提出問題、發現問題和研究問題是同等重要。
8 、使用香水、香皂和美容品
近日美國科學家的一項研究發現,香水中含有的一種化學物質能夠損害成年男性精子的DNA(脫氧核糖核酸)。這一化學物質的名稱為“酞酸二乙酯”,香皂和女性使用的香水等化妝品或者其他一些芳香類制品中,通常都含有這種物質。美國哈佛大學一個研究小組以168名成年男子為對象進行了相關的研究。研究結果顯示,被調查者精子DNA的損傷和體內“酞酸二乙酯”的含量存在密切相關性。環境保護主義者一直以來都譴責使用化學制品,認為這將引起人類的健康問題,特別是生殖健康問題,但是制造商和化學制品產業專家卻強調“這是安全的”,為此我們必須認真對待。
另外,男性使用女性美容品,女性美容品中都含有一定數量的雌激素物質,雌性激素通過皮膚進入男性體內后,會干擾正常的男性內分泌系統,雌激素增加,可以出現雄激素降低,從而減弱男性的性能力,有可能出現性功能障礙。如果有這種習慣的男性,一定要改掉。
9 、當心手機影響生育
手機,作為當今信息時代的通訊高科技產品,已進入人們工作和生活的各個領域。手機通話是通過高頻電磁波將電訊號發射出去的,發射天線周圍存在微波輻射(300MHz~300GHz),微波的發射是從高到低,依次向天線部→聽筒部→鍵盤部→話筒部發射。
如果所使用手機的微波超過國家規定的微波衛生標準,對人體就產生危害。有40%的微波被人體吸收到深部,使器官發熱,而人并無感覺。研究表明,高頻微波除對人的神經、血液、免疫系統及眼部等造成損害外,還對人體的生殖和胚胎發育有影響,對男性的生殖功能影響明顯,如可以使精子數量明顯減少,精子活力不足。對女性內分泌功能有也影響,可使女性月經異常發生率明顯增加。如果是高強度的微波輻射可引起流產、胎兒畸形或死胎,低強度的微波可對子代出生后的若干行為產生一些不良影響。
筆者完成交變磁場對小鼠的影響的動物實驗,采用1000~2000Hz可導致小鼠無精子,與我們手機比較頻率就低多了,但需要進一步研究。
10 、吃海鮮對生殖健康的影響
2002年,香港中文大學的Christine Choy等比較了157對不育夫婦和26對有生育能力的夫婦血中汞的水平。發現不育組中有35%的男性和23%的婦女血汞濃度異常之高,相比之下,在有生育力組,男性僅有15%和女性僅有3.8%。其血清汞檢測:不育男性為44.2mmol/L,而對照為31.2mmol/L;不育婦女為37.0mmol/L,而對照組為17.5mmol/L。
報告認為:香港周圍海水中重金屬污染很常見,在不育的夫婦中,根據海鮮的消費量和血汞濃度兩者關系,提示較高的海鮮的消費者可能是引起血汞濃度升高的原因。
20世紀50~60年代,日本水俁地區工廠排出含甲基汞的廢水,污染了魚類,由于魚類的富集(成倍增長)作用,當地居民食入甲基汞含量很高的魚后,引起水俁病暴發流行,有1004人受染。在400名兒童中,其中23名嬰兒明顯外觀畸形。美國的嬰兒甲基汞中毒事件和伊拉克(1971~1972年)由于谷物污染引起農民甲基汞中毒事件以后,證明甲基汞可以通過胎盤屏障而影響后代。此后有關汞對生殖的影響也就引起重視,流行病學和實驗室的研究報告逐漸增多,但對導致不育的問題,尚未引起重視。汞與各種蛋白質的巰基極易結合,而且結合后又不容易分離。實驗證明汞在血中可與血漿蛋白的巰基結合,可與體內組織中的巰基、氨基、磷基、羧基等結合,汞作用于細胞膜的巰基、磷酰基,抑制細胞ATP(三磷酸腺苷)酶,改變細胞膜的通透性,進而影響細胞的功能。汞進入細胞以后,可以與某些酶或受體結合,從而抑制酶的活性,并造成細胞損害。動物試驗證明,汞可以分布在細胞內的各個部分,因而可以引起很多酶的損害。
由于汞中毒在腎臟損害明顯,研究比較多,了解的比較清楚,從這里我們不難看出汞中毒對器官的損害和對睪丸損傷的啟示。我國沿海地區不育癥的發病率高是否與此有關,雖有待調查證明,不過仍以小心為佳。
11 、“電子霧”造成生殖健康危害
近年來科學家研究發現各種電子設備,包括空調機、電子計算機、電冰箱、彩色電視機、激光照排及電熱毯等等,在使用和操作過程中,都有可能大量地產生各種不同波長和頻率的電磁波——“電子霧”。這種“電子霧”充斥在空間,是一種看不見、摸不著、聞不到的東西,容易引起人體生理功能紊亂,從而導致頭痛、失眠、健忘、孕婦流產、胎兒發育不良等癥狀。據美國華盛頓技術評定處的報告披露,家用電器和各種電線所發出的電磁波對人體細胞有害。筆者確實觀察到,對 “電子霧”敏感的人,可導致睪丸內生精細胞嚴重異常;當切斷電子霧的影響,3個月就可看到生精細胞發生明顯變化和精子產生,脫離影響后2年,妻子生育子女。
有人對14735名辦公室工作人員調查發現,每周使用錄像機、顯示器等超過20小時者,身體健康出現上述不適者,比其它不使用健康者增加2倍多,而孕婦出現不良反應的則高達90%以上。
美國專家研究觀察了27名在熒光屏前工作的孕婦,其中有14人發生流產,1人發生早產,3人生出畸形兒,其危害人數達66%以上。由此我們可以看到“電子霧”這類隱形殺手對孕婦的可怕影響。為此國內外許多醫學家建議,為了避免和減少“電子霧”對人類生殖健康造成的危害,人們在看電視、玩游戲機、聽收錄機、看錄像時都不要距離太近,時間也不易太長,尤其是兒童更應該注意。孕婦和兒童更不宜使用電熱毯睡覺。青年不育者也應該注意“電子霧”對生殖健康的影響,平時多吃些水果和新鮮蔬菜,以增強人體對“電子霧”的抵抗能力,防止隱形殺手對人類的慢性“兇殺”。
綜合上述事實,我們可以看到生活中的一些容易被忽略的“事件”,可能就是造成你不育的原因,如果我們明白了、開始注意了、盡快改正了,也許不需要求醫問藥,就可以帶來生育喜訊。如果確實患有不育癥,又欲生兒育女,就應該到正規專科醫院,找出原因及時治療,還你求子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