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醫院中醫解析精液不凝固的原因
文章來源:重慶送子鳥醫院 發布時間:2023-07-15
正常情況下,精液排出體外與空氣接觸即呈凝膠狀態,如果精液排出體外不呈凝膠狀,而直接呈液化狀,甚至稀薄如水者,就稱作精液不凝固癥,精液不凝固也是導致男性不育的原因之一,因此,接下來本文就從中醫學角度解析精液不凝固出現的原因。
中醫解析精液不凝固的原因為:
先天不足,稟賦素弱,或手淫大過,早婚早育,房室不節,色欲過度,腎陽腎氣受損,或腎氣不固攝,故腎陽不溫化,均可致精液不凝固。
素體陽虛 ,陰寒瘤冷內結,精之化生和溫煦失常,亦可致精液不凝固。
勞倦及思慮太過,心脾兩虛,氣血不足,后天之精難以充養腎精,且脾失統攝,故精液不凝固 。
中醫認為精液不凝固多由先天不足、稟賦素弱,或手淫大過、早婚早育、房室不節、色欲過度導致腎陽腎氣受損所致,中醫辨證將精液不凝固分為以下幾類:
腎氣不足證
精液清冷,稀薄而不凝固,婚后不育,伴見身體贏弱,面色無華,乏力氣短,腰膝酸軟,夜尿頻多。舌淡,脈細尺弱。因腎氣虛,則精難化生,腎氣不固,故精液清稀而不凝固,婚后無子。
命門火衰證
精液稀薄清冷如水,不凝固,不育,伴見外陰及兩股寒冷,畏寒肢冷,面色晄白,精神萎靡,腰膝酸軟,小便清長頻數。舌淡潤有齒痕,脈沉微。由于腎陽不足,命門火衰,溫煦失職,精失溫化,故見精液稀薄而冷,不能凝固,婚后不育。
心脾兩虛證
精液稀薄而不凝固,婚后不育,精液量或多或少,伴見心悸頭暈,納少乏力,神疲倦怠,面色無華,失眠多夢。舌淡,苔薄白,脈細弱。多由思慮太過,心脾兩虛,氣血不足,后天之精化源不足,腎精失于充養,故見精液稀薄而不凝固。
寒凝血瘀證
精液清稀而冷,不育,并伴見陰部刺痛,少腹冷痛,胸脅脹悶,情緒抑郁,面色晦暗。舌質紫暗或有瘀斑,脈細澀。由于寒凝血瘀,氣化不利,故精液清稀而冷,難以成孕。
精液不凝固容易導致男性不育,中醫學在對精液不凝固的診斷上,常用如下方法:
腎氣不足證
臨床表現:精液清冷,稀薄而不凝固,婚后不育,伴見身體贏弱,面色無華,乏力氣短,腰膝酸軟,夜尿頻多。舌淡,脈細尺弱。
證候分析:腎藏精,主生殖。腎氣虛,則精難化生,腎氣不固,故精液清稀而不凝固,婚后無子;腎精不足,血化無源,精不生血,故面色無華,身體贏弱,乏力短氣;腎精不足,腰膝筋脈失養,故腰膝酸軟;腎氣不足,氣化無力,故夜尿頻多;舌淡,脈細尺弱均為腎氣不足之象。
命門火衰證
臨床表現:精液稀薄清冷如水,不凝固,不育,伴見外陰及兩股寒冷,畏寒肢冷,面色晄白,精神萎靡,腰膝酸軟,小便清長頻數。舌淡潤有齒痕,脈沉微。
證候分析:腎陽不足,命門火衰,溫煦失職,精失溫化,故見精液稀薄而冷,不能凝固,婚后不育;腎陽虛衰已極,肢體失于溫煦,故見外陰及兩股常感寒冷,畏寒肢冷,面色晄白,精神萎靡;腎陽不足,氣化無權,故小便清長而頻數;腰膝失于溫養,故腰膝酸軟。舌淡潤有齒痕、脈沉微均為命門火衰,陽虛水泛之象。
心脾兩虛證
臨床表現:精液稀薄而不凝固,婚后不育,精液量或多或少,伴見心悸頭暈,納少乏力,神疲倦怠,面色無華,失眠多夢。舌淡,苔薄白,脈細弱。
證候分析:思慮太過,心脾兩虛,氣血不足,后天之精化源不足,腎精失于充養,故見精液稀薄而不凝固,婚后不育;心血不足,或心悸頭暈乏力,面色無華,失眠多夢;脾虛則納少,舌淡苔薄白、脈細弱均為心脾兩虛、氣血不足之征。